零售商永远当好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务商
红红火火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激起中国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追赶发达国家几十年后,终于到了讨论和升级物流的时刻。人类所有生产是为了交换而存在,人类所有活动都是为了交换而存在,没有交换就没有生产的意义,而物流正是交换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所有交换的基石。
无论如何在中国物流的链条还是很长的,还是分散的,还是互相隔离的,并且占据了整个商品交易成本中的绝大部分;更是抬高商品成本的关键因素。优化物流体系,降低运作成本,不仅是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的命题,更是整个社会的命题。
电子商务形式的兴起,让生产者有机会直接面对消费者,但在现实中物流仍然是电子商务永远绕不开的话题,物流好坏更是评价企业是否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电子商务终久来说在缩短供应链、优化仓储、化化运输等方面,比传统实体业态要出色得多,当电子商务走过这个冬天,进行更深层次的整合和升化后,更集约化、规模化、高科技化、高效化的物流平台会在中国逐步形成。
由于字数限制,本文无意对物流整体概念和发展进行宏大的阐述,仅想对物流发展中的某一热点探讨一下可能性,分析一下客户实现的价值,以期对当前百家争鸣的状态贡献一点火花。
在生产者越来越靠近消费者时,生产者还会发现对分母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也就是圈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潜在的消费者都属于一个一个维度的圈子,只有生产者充分了解每个圈子和企业文化的匹配度,才能准确的预测消费者的需求,了解未来应该生产什么,送到哪里。这一个一个圈子正是零售商的价值所在。
北京刚刚宣布要建立社区快递收发室,破解最后100米的困境,在收发室中提供冰柜、试衣间等特色服务,一边对接各大快递公司,一边对接以碎片时间为主的消费者。据报道明年这种收发室要在北京发展200家,作为各个电子商务网站的共同配送点。这个收发室回归到了顾客取货的方式,回归到了时间由顾客合理精细化安排的方式,确实解决了电子商务最后交付时间和地点原有矛盾。一方面让快递公司的物流员减少跑个单的时间和等候时间,提高物流员从配送中心到小区间的运输效率,一方面让顾客能利用好碎片时间在顺便、路过、空闲的状态下完成自主取货。
社区收发室这种模式正是零售商本来应该做的,也是有基础做的,零售商中无论是百货、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专卖店等任何业态,均是针对大到五公里商圈,小到100米内小区的以地理位置取胜、以服务本地顾客取胜的商业形态。零售商已经在本地商圈内精耕细作,为顾客提供了多年的独到的服务,一直是顾客实现交换的最后场所,且拥有目前商圈内最大的会员群体。很多管理思想领先的零售商已经在为顾客服务的思路上快速的向前推进,搭建了线上线下统一客服平台,把控住为消费者服务的聚合平台。一边凝聚供应商商品、供应商服务、物流服务,一边凝聚消费者的需求,以统一客服平台为媒介,在平台上实现顾客消费从寻找到交换的全过程。
在上图中看出,一些零售商已经具备了这些完备的顾客服务平台,其中“会员社区服务”正是可以包括为商圈内各个社区顾客群体提供聚合商品交付服务的载体,这一服务不仅限于零售商自采的商品,也可以是实体店联营的商品、租赁的商品,也可以是其他服务如餐饮、停车、美容、茶社、亲子活动等,当然也可以是承接各物流快递与顾客交接的缓冲场所,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同样的顾客群体,是一个顾客群体的多方面需求。对于零售商只是一种服务的延伸,便可紧跟时代,紧跟消费者需求方式的变化。
根据上面描述,会员社区服务中包含的内容可以如下:
1. 零售集团顾客售后服务延伸:会员退换货,会员注册、积分查询、储值卡办理、礼品领取、量身材尺寸等等各种服务;
2. 零售集团内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落地:推广电子商务网站,承担网上订单交付中枢,提供货到付款服务,指导会员退换货,实现优惠券互换活动;
3. 会员休息娱乐、交流沟通的小型场所:提供高端会员小型约会的场所,提供茶社服务项目等;
4. 会员再次购物的导购平台:通过体验式的网上购物平台,如Ipad,大触屏,三维试衣,模拟游戏等方式,供会员享受购物过程的乐趣,不仅限于商品的功能; |